|
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质战斗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循着这一思路,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八队”)审时度势,确定了“扎根日照、拓展省外,精细管理、质效优先”发展思路,聚焦地质找矿、小口径钻探、生态文明建设、大数据平台研发等领域持续发力,主动融入日照城市发展新格局,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质力量。 突破:聚焦优势矿产和战略矿产找大矿、找好矿 作为驻扎日照的一支专业地质队伍,始终坚持把“找大矿、找好矿、找富矿”作为地质报国使命,累计发现各类矿产50余种,探明各类矿产资源储量3亿多吨,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今年以来,八队积极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焦优势矿产和战略矿产,充分发挥多金属找矿特色,依托五莲七宝山-涝泊地区金铜多金属矿普查等代表性项目,扎实开展五莲县邢家沟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普查、七宝山窑头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普查(续作)等6个地质找矿项目,同步做好七宝山矿集区找矿理论的总结提升,加强理论成果应用,预计可提交小型多金属矿1处、中型锂矿1处,加快推进金、铁、铜、铅、锌等战略矿产找矿突破。 攻关:持续提升地质钻探核心竞争力 不管地质找矿,还是新能源勘查,都离不开钻探施工技术的支撑,它是探向地下的“千里神眼”。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八队不断升级地勘工作“金刚钻”,创新开展了深部钻进、轨迹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在超深、超难、超斜钻探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着地质钻探核心竞争力。2023年八队钻探总进尺137064米,连续3年工作量稳居全局第一,不仅用实打实地成绩单印证了八队在小口径钻探上的特色,更进一步擦亮了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勘市场上的“西部铁军”品牌,让山东地矿的声誉传得更远、更响亮。 担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地质力量 绿色是地质工作的主基调,绿色孕育生命,也代表着希望。八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点围绕生态地质环境修复、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矿山边坡稳定评估等精准发力,主动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高质量实施了200余个“大地质”服务项目,其中治理各类废弃矿山、破损山体、地灾隐患点112处,评估矿山边坡稳定性项目46个,复绿面积累计110公顷,植树20余万棵。同时,围绕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助力地方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依托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黑臭水体核查等项目,为日照市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方案提供依据,在日照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出“地矿担当”。 目前,八队正全力推进费县、安徽、蒙阴等矿山修复治理项目,持续跟进安徽省淮南市废弃矿山、内蒙古矿山治理等项目信息,积极承担省内外相关项目,全力推动绿色发展落实落地。 聚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新的突破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近年来,八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数据优势与人才优势,依托矿产地质、城市管理、安全应急、农业农村等领域海量数据,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积极推进大数据采集、应用系统平台研发等工作,自主研发13个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智能服务,让城市管理“耳聪目明”。其中,八队研发的日照市安全生产智能监管信息化平台,被省派日照市“四进”工作总队选为先进典型案例。不仅如此,八队扎实推进融合发展,持续加强与日照市应急管理局、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在测绘与地信平台研发方面,积极拓展“多测合一”的综合性联合测量项目,持续做好日照市安全生产智能监管信息化平台的维护升级,继续推进莒南法税地平台、日照市防汛一体化平台项目,以数字赋能城市管理,充分彰显出省直事业单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时序轮替,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将深入贯彻落实局党委“一个立足、三个面向”发展思路,以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在增“新”提“质”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更大贡献! |